守护与传承 - 东皇薄荷
文案:大嘴巴狼
配乐:Litterzy
敦煌水涸龙驹伏
未央厩前秋草绿
驴驼负石玉门关
旧苑空余三十六
这是明人诗中的凋敝景象
大约与常书鸿初到敦煌时所见相似
那是1943年
敦煌石窟
已作为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
闻名中外四十多年
成了无数学子雅士
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常书鸿一行
正带着国民政府的官方任命
带着千万人
或旖旎或雄壮的臆想奔赴西北
那年他三十九岁
迎来了人生中全新的开始
那时
中华大地饱经战火
有识之士大多投身西学的大潮
寄望革旧布新
青年常书鸿也是其中一员
他倾心西方美术
在朋友的资助下远渡法兰西
凭借着高超的技艺
走进了西方艺术界的高峰
在事业上迎来了极辉煌的时刻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邂逅
他也许
要永远留在纸醉金迷的巴黎了
但幸好
他在塞纳河畔邂逅了《敦煌图录》
直到那时
常书鸿才知道在河山破碎
玉宇将倾的旧中国
还遗留着这样一座人类精神的丰碑
在那以前
他只顾眼前何处去
却不问自身何处来
只道大洋彼岸风景无限
却不知故土早有灵山高耸
自此
泰西的神话蓦然幻灭
民族的光芒照彻了他的身心
敦煌
就像是一座迷雾中的灯塔
为远渡重洋
孤悬海外的游子照亮了归乡的航路
于是
常书鸿毅然踏上了归国的列车
在军阀割据的乱世
和随即爆发的战火中颠沛了六七年
才终于获得前往敦煌的机会
他们一行六人
穿着老羊皮大衣
在一辆运羊毛的敞篷卡车上
顶着冷风
在原始公路上颠簸了近一个月
然后又换上骆驼
在沙丘和戈壁之间迂回穿行
风餐露宿地跋涉了数日
才最终到达
宕泉河边的魂牵梦绕之处
这胜却人间无数的相逢
就是往后五十年心魂守候的开始
终于
敦煌石窟不再是茫茫戈壁上
一座遗落千年的古迹了
守护者们在此生根落地
开荒辟土
岁月匆匆 流水潺潺
正是他们
为这里重新注入血液
让早已褪色的古画又复鲜活
正是他们
让这里重新燃起灯火
让迷雾笼罩的历史渐渐显现
那是对千万人胎中之谜的解答
它见证着往昔故土无比的荣光
支撑着中华儿女挺立的脊梁